地区专业化:一个分析框架 部分内容如下:
地区专业化:一个分析框架*
樊福卓
内容提要:本文构造了一个地区专业化的分析框架,在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之间架起一座联系的桥梁。利用这个分析框架,我们对中国工业的地区专业化进行了简单讨论,特别是讨论了中国工业地区专业化水平提高的贡献度问题。本文发现,从地区角度看,中国工业地区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各地区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导致的;从行业角度看,中国工业地区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各行业的地方化水平提高导致的。然而,具体到各地区(或行业)出现了 “背离”的现象,即:贡献度排名靠前的几个地区(或行业),其贡献度主要是由于其相对规模的变动引起的。
关键词:城市职能 地区专业化 分析框架 中国工业
一、引 言
地区专业化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樊福卓(2007)构造了地区专业化系数、产业结构差异系数和空间分布差异系数,本文是这项研究的继续与深化。纵观相关文献,尽管我们可以依据有关经济理论(Marshall,1920;Ohlin,1933;Krugman,1991),通过有关指标,如区位商、Hoover系数(Hoover,1936)及地区专业化系数(樊福卓,2007)等,对地区专业化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但这是不够的。例如,利用区位商,我们可以找出一个地区的专业化行业;利用Hoover系数或地区专业化系数,我们可以对行业的地方化水平、地区的专业化水平乃至国家的地区专业化水平进行度量和分析。但是,我们无法利用上述指标,对同一地区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不同地区的专业化进行比较分析等深入的研究。换句话说,到目前为止,对于地区专业化如何落到实处,我们仍难以利用已有的指标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在经济地理学中,有关城市职能分类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为我们研究地区专业化问题提供了借鉴。本文所要做的,就是在樊福卓(2007)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城市职能研究取得的成果,构建一个分析框架,以期可以系统而深入地讨论地区专业化问题。就学科发展而言,本文在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之间架起了一座联系的桥梁。
本文第二部分是城市职能研究文献简述;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提出专业化强度、专业化地位和专业化势力等度量指标,并结合樊福卓(2007)的研究,构建了地区专业化的分析框架;第四部分利用本文构建的分析框架,对中国工业的地区专业化问题进行简单的讨论;第五部分是全文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