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政策基本上坚持煤为基础、多元发展,形成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
气、新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结构。
煤炭工业在我国能源工业和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
是富煤贫油,相对于石油和天然气,煤炭在我国既具有储量优势,又具有成本优势,且
分布也最广泛,因此煤炭也是我国战略上最安全和最可靠的能源。长期以来,煤炭在我
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均占60%以上,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以煤为主的
能源供应格局不会改变。随着加工转换和利用技术水平的提高,煤炭可以成为高效、清
洁利用的能源。
改革开放30 年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能源的生产、消耗也相应有较大的增
长。1992 年能源消费总量为10.9 亿吨标准煤,2004 年增至19.7 亿吨标准煤,2005 年
达到22.2 亿吨标准煤,2008 年增加到28.5 亿吨标准煤。2008 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
26.0 亿吨标准煤,原煤占76.7%;能源消费28.5 亿吨标准煤,原煤占68.7%。
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重要支柱产业。
建国后,我国投资建设了相当规模的煤矿、煤矿配套工程项目和煤矿装备项目,形成了
煤炭资源勘探、煤矿生产、煤矿建设、煤炭设备制造、煤炭科研、煤炭教育等比较完整
的煤炭工业体系。煤炭工业的发展,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
贡献。
中国宏观经济的变化周期是中国各个行业综合变化与外界因素影响的综合表现,经
济发展变化往往体现在一些重要行业发生波动,当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时期将拉动国内消
费,一些重要的耗煤行业将开始扩张发展,对煤炭消费的增加将会滞后一些时间才能对
煤炭行业产生影响,同样,经济开始下降后,将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影响到煤炭的消费,
从而使煤炭的生产做出反应。因此可以看出煤炭行业发展周期与经济周期存在一种滞后
的对应关系。
从经济周期角度看,2003 年以来我国经济连续五年保持的两位数增长的上升通道。
从行业发展周期的角度来看,2004 年以前,是行业的历史欠账期,安全与基础设施、工
资与福利欠账;2005 年到2006 年是高速投入期、弥补历史欠账期;2007、2008 年,是
开采条件快速提升、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收获期。2008 年四季度后经济开始换档减速,
预计2009 年宏观经济仍将保持低速发展,进而影响煤炭行业的发展,煤炭行业将从前
几年的非常景气阶段进入到景气下滑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