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经济论坛下载系统

经济学 计量与统计 工商管理与财会 金融投资学 其他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 > 经济学 >

我国货币供应量的长期稳定性分析

文件格式:Word 可复制性:可复制 TAG标签: 货币供应量 稳定性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09-10-17 14:48
介绍

 

我国货币供应量的长期稳定性分析*
方国斌 马慧敏
(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安徽,蚌埠,233041)
 
[内容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然后根据新货币数量学说建立我国货币需求量的计量经济模型。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长期均衡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得出收入和价格的波动对货币需求量都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从长期观点来看,货币的供应量对就业和实际收入的影响应该是微弱的。从模型的结果可知我国长期以来的货币供应政策具有稳定性。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均衡 误差修正模型 协整
 
一、引言
我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的起步飞速发展阶段之后,于九十年代末至今进入一个稳定健康发展的时期。1997年发端于泰国进一步席卷整个东南亚的经济危机对亚洲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对我国经济和金融政策的深层影响也是巨大的,在当时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正好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伴随着这场经济危机和1998年的一场大洪水,在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下,宏观经济发展经历了一次大考验,从1998年下半年到2003年底,为了扩大内需和刺激经济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和逐步落实,对稳定经济形势和保证此后连续的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2004年上半年,在宏观经济出现过热的苗头下,我国央行积极配合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及时收缩银根,有效的抑制了新一轮的投资过热。总体来说,从改革开放至今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描述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统计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平均保持在9%左右,尤其是在“9.11”事件之后,在美国经济增长疲软拖动下的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仍是一枝独秀,让全世界为之侧目。这其中,相对有效的货币政策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基础货币投放量的持续稳定性,对保障宏观经济稳定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 安徽省教育厅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05jqw055,2005jqw056)。
方国斌,男,1973年7月出生,硕士。研究方向:金融风险预测与控制、经济统计理论。EMAIL:ahfgb@163.com。
马慧敏,女,1977年11月出生,硕士。研究方向:宏观经济运行分析。EMAIL:sxmhm@163.com。
作者特别感谢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杨桂元教授在本文写作过程中提供的诸多帮助。
下载地址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