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强势 中资股受压-胡怀国
8月中上旬,美元汇价急剧弹升,市场资金重返美元资产,商品市场一片狼藉,中资股一度成大行沽售对象。美元强势反弹,资金撤离新兴市场,是两地资本市场近期走势疲弱的主要因素。
六大因素造就强势美元
沉寂达6年之久的美元汇价,自7月中期忽然加快反弹步伐,兑欧元等一篮子货币汇价迅猛攀升。欧元、英镑等传统强势货币,则急速下挫,如欧元自7月中突破1.6美元高位后,急速回落一成,录得1999年面世以来最大跌幅。
美汇急升,主要有六大因素相互交织:其一,日本及欧元区经济持续恶化,央行进一步收紧银根的机会下降,甚或存在减息机会,利率预期的变化推动美汇趋升;其二,次按危机后,美元资产大幅贬值,不少相关产品遭过度抛售,令美元资产出现重大折让,吸引投资者趁低吸纳;其三,美国各大金融机构在次按危机中,先后作出巨额撇帐,急需在海外抽调资金,以解燃眉之急。
其四,美汇上升,令商品市场受压,加上市场忧虑全球经济放缓拖累石油需求,令国际油价金价急挫,推动资金撤离商品市场,转投货币资本市场;其五,商品价格持续下跌,令澳纽加等以商品出口为主国家的货币,进一步承受沽压;最后,美元持续上升,令多种货币及商品价格跌穿止蚀位,引发一轮雪球效应,令美汇升速转急。
“驼子里面拔将军”
造成强势美元的主因,并非美国经济前景转趋乐观,而是外围经济恶化,国际投资者“驼子里面拔将军”而已。今年第二季度,日本与欧元区均出现了负增长,加拿大和英国的GDP增速亦在零附近。日本政府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继一季度经济下滑0.3%之后,第二季度GDP的降幅进一步扩大,按季收缩0.6%,日本政府首次承认日本战后最长的经济增长期可能已经结束。
西班牙、意大利和英国等经济体也同美国一样,遭受着房屋市场低迷和信贷危机的苦果,而目前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疲弱势头已经蔓延到了德国和法国。2008年第二季度,欧元区GDP按季收缩0.2%,这是自1992至1993年欧洲整体经济衰退以来出现的首次整体经济萎缩。
欧元区经济恶化,使得欧洲央行进一步收紧银根的机会下降,市场预期欧元区转而采取减息以刺激经济的机会加大。在美息已经见底的情况下,这意味着欧元对美元的息差优势难以持续,这一因素成为美元自7月中以来快速转强的主要诱因和驱动力。
中短期而言,美元反弹异常强劲,不排除美汇指数升至80、欧元汇价涨至1.4美元、美元兑日元接近120日元水平的可能。不过,从长期来看,美国仍受困于巨额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且美国金融市场从“治标”到“治本”,依然路途遥遥,故而美汇长线不可乐观。
中资股遭拖累
美元转强以及左支右绌的美国金融机构抽调资金,令资金纷纷流出新兴市场,内地和香港亦不例外。在整体资金流向发生转变的情况下,国际大行借内地股市回调之际,纷纷下调香港和内地经济增长预测、轮番降低中资股目标价格,掀起了一轮中资股沽售潮。
资源股首当其冲。美元走强与国际商品价格回落,加上市场忧虑内地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企业成本上升,中资资源股率先成为沽售对象。例如,以7月18日至8月18日的收盘价计,江铜(0358)和中铝(2600)分别从15.10和8.62港元降至10.50和6.42港元,分别下挫31%和26%;钢铁股鞍钢(0347)和马钢(0323)别从14.70和4.77港元降至10.20和3.29港元,跌幅均超过三成;金矿股紫金(2899)和招金(1818)分别由6.97和9.28港元降至4.72和5.15港元,跌幅分别为32%和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