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经济论坛下载系统

宏观经济 金融数据 贸易与外汇数据 调查数据其他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数据 > 其他 >

自己整理的国家社科申报书参考

文件格式:其他 可复制性:可复制 TAG标签: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0-05-29 23:50
介绍

  《社会蓝皮书》指出,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加快,农村居民收入增幅有所放缓。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月至9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97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 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30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但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工薪收入1493.0元,同比增长9.9%;家庭经营收入2391.8元,同比增长5.5%;财产性收入112.9元,同比增长11.8%;转移性收入308.9元,同比增长26.3%。

  与此同时,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结构得到升级,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顺利。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情况看,国内市场销售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2009年1月至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89676.1亿元,同比增长15.1%,但比上年同期的22.0%下降6.9个百分点。从分地区看,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61012.6亿元,同比增长14.8%,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7.9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 28663.5亿元,同比增长16.0%,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4.6个百分点。从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为75401.7亿元,同比增长15.0%,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7.0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为1298 0.4亿元,同比增长17.4%,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7.4个百分点。

  蓝皮书还指出,目前我国居民生活消费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和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居民消费支出与收入之比)下降、居民之间消费差距扩大、消费与储蓄和投资的比例失衡等。为此,《社会蓝皮书》提出了提高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五大建议:

  第一,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是影响居民消费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1%,大部分年份经济增长都快于居民收入的增长。2007年,劳动者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9.7%,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城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一起呈下降趋势,至2008年已下降到0.727,说明要扩大消费需求就需要大力提高整体居民收入水平。

  第二,着重提高农村居民和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

  农村居民消费有很大提升空间,从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看,2008年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电脑59.3台,农村居民为5.4台;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洗衣机94.7台,农村居民为49.1台;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电冰箱93.6台,农村居民为30.2台;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照相机39.1架,农村居民为4.4架;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空调100台,农村居民为9.8台。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城市居民,2008年,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56,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65。促进农村居民增收对其消费的拉动作用将十分明显。

  城乡低收入群体平均消费倾向明显高于高收入群体,提高他们的收入将能大大拉动该群体消费,从而更大地撬动全社会消费。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收入能帮助其改善生活质量,切实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要从城乡居民的收入环境及消费环境出发,研究农村市场、城市市场及城市中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针对高、中、低不同收入消费群体的需求进行市场细分,整合市场资源,进行商品和服务的特色化经营,逐步改变消费品市场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现状。

  第四,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

  通过收入分配政策调整收入差距,实际上就是在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的幅度。一是通过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严格规范劳动保险计划,提高居民在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在收入再分配中,通过所得税和财产税等税收手段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通过鼓励性的资本转移政策和经常转移政策实现收入由高向低的转移,提高中低收入者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三是通过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抑制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

  第五,增加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和社会保障的投入。

  在增加公共教育经费总支出的同时,着重调整政府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公共支出结构,适当加强基础教育投入,扩大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对居民的受惠面,提高全体公民的基础教育水平。增加公共医疗卫生支出,扩大社会医疗保险范围,逐渐降低个人卫生支出比重。在社会保障方面,一方面要形成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的社会保障收入来源;另一方面,要增加社会保障支出项目、扩大社保的覆盖面。应强化政府在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方面的职能,为居民生活构建“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困有所帮”的社会安全保护体系。这既是提高居民即期消费倾向、降低储蓄率的前提,也是减缓外部冲击、增强经济增长稳定性的有力保障。

下载地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