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片段:
序 言
本教科书1977年第一版开头的一些话是:我们撰写这本书的目的,在于说明如何利用现代宏观经济学来理解重要的经济问题,以及协助读者自己分析宏观经济问题……本书以政策与问题为导向。
这些话在今天仍然合乎事实。但20年中,经济与经济学的研究均已改变。这一新版反映了这些改变。在这个版本中,40%的材料是新的,或者是自第六版以来的4年中所修订的。保持不变的是作者们的信念,即最好的教科书是怀着永久重视师生的心情写成的。虽然我们强调深入浅出的阐述,但不避开难学的材料。再者,我们坦白指出经济中仍未解决的科学难题之所在。与此同时,我们很清楚经济学的主流所在。
我们认为优良的讲授反映教师个人的学术水平、兴趣和研究水平,还认为教科书应为此提供方便。我们根据对什么是重要的所持有的坚定见解,组织这本教科书,并提供进一步深入探索特殊论题的起点。我们无法确定有人会从事所有这些分支的研究,但希望每人会探索一个或更多一些的分支。
第七版不同于以前各版的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我们比以前各版格外侧重经济的长期行为。这种侧重反映在经济增长覆盖范围的大力扩大,也反映在对预算赤字和社会保障的代际特点探讨范围的扩大。另一是保持我们对师生的重视,收进比本科教科书习惯包括的更多的研究当前发展的材料。同时,我们侧重概念多于技术,以减轻本书的难度。我们以两种巧妙的方式修改这个教本:添加许多国际事例,以及根据真实世界的数据,提供更多的图示。这种修改是对越来越需要持有全球观点的回应,以及对学生希望从真实数据中确认各种思想与概念的回应。
今天我们的韦不但在美国使用,而且在全世界使用,从加拿大到阿根廷到澳大利亚,在整个欧洲,在印度、印尼和日本,从中国、阿尔巴尼亚到俄罗斯,以多种语言在众多国家中使用。对于教师和教科书作者而言,没有比看到他们的努力在全世界获得确实的成功更为高兴的了。攻读计划我们在这里通过本书提供一些不同方式以适应不同的课程目的与学生需要。我们认为最好的计划是从头开始通读全书(这当然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组织材料的原因),但也可采取许多能给予不同的侧重或仅仅是能减少篇幅的方式:
· 概论课程:该课程通过省略宏观经济理论项下集中陈述微观经济学细节的各章,篇幅可以大为压缩。省略第8章与第13至第17章。在美国你也可省略12章与论国际相互依存的第21章,也许还有论增长与政策的第4章。
· 传统总需求导向课程:论增长的第3章与第4章可移到课程的末尾。论稳定政策的第18章可提到13章之前。省略第8章的绝大部分,论新凯恩斯经济学的材料也许是例外。
· 供给学派课程:第9章至11章中的IS-LM材料可以不侧重。可以更加侧重于19章中有关恶性通货膨胀的讨论。对于准备好学习有争议的材料的学生们,钻研第8章论GDP的随机走向与论真实经济周期各节。
· 商学院课程:省略第8章。侧重论联邦储备系统与论金融市场的第16、17章。
在全书中,我们对某些材料标上“选读材料”,甚至标上“双重选读材料” 字样。这些材料在技术上是难点。对于掌握了技术难度的学生来说,许多选读的内容在他们看来完全是一种乐趣。但教师应明确规定这些节中哪些是必修的,哪些才真正是选读的。
章节目录:
第1篇 绪论与国民收入核算
第1章 绪论
1.1 概括为三个模型的宏观经济学
1.2 重复申明
1.3 本书概要与预告
1.4 必备条件与学习方法
第2章 国民收入核算
2.1 产品的生产与对生产要素的支付
2.2 支出与需求的组成
2.3 一些重要的恒等式
2.4 计量目内总产值
2.5 通货膨胀与价格指数
第2篇 增长、总供给与总需求,以及新宏观经济学
第3章 增长与积累
3.1 增长核算
3.2 增长的经验估算
3.3 增长理论:新古典模型
第4章 增长与政策
4.1 增长理论:内生增长
4.2 增长政策
第5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
5.1 总供给曲线
5.2 总需求曲线
5.3 不同供给假定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5.4 供给学派经济学
第6章 总供给:工资、价格与失业
6.1 总供给曲线与价格调整机制
6.2 工资、价格与产出:一些事实
6.3 工资-失业关系:为什么工资是粘性的
6.4 从菲利普斯曲线到总供给曲线
6.5 货币扩张的效应
6.6 供给冲击
6.7 滞胀、预期通货膨胀以及通货膨胀-预期-增大的菲利普斯曲线
第7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的解剖
7.1 失业的解剖
7.2 充分就业
7.3 失业的损失
7.4 通货膨胀的损失
7.5 通货膨胀与指数化:经济免受通货膨胀影响
7.6 轻微通货膨胀对经济有好处吗?
7.7 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政治经济学
第8章 新宏观经济学
8.1 新宏观经济学综述
8.2 理性预期革命
8.3 信息不完全的总供给曲线的微观经济学
8.4 GDP的随机漫步:是总需求重要,还是整个总供给重要?
8.5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8.6 粘性名义价格的新凯恩斯主义模型
第3篇 最初的几个模型
第9章 收入与支出
9.1 总需求与均衡产出
9.2 消费函数与总需求
9.3 乘数
9.4 政府领域
9.5 预算
9.6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第10章 货币、利息与收入
10.1 商品市场与IS曲线
10.2 货币市场与LM曲线
10.3 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
10.4 推导总需求曲线
10.5 IS-LM模型的规范分析
第11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11.1 货币政策
11.2 财政政策与挤出
11.3 产出构成与政策配合
11.4 实践中的政策配合
第12章 国际联系
12.1 国际收支与汇率
12.2 长期汇率
12.3 商品贸易、市场均衡与贸易余额
12.4 资本流动性
12.5 芒德尔-弗莱明模型:固定汇率制下的资本完全流动性
12.6 可变汇率制下的资本完全流动性
第4篇 行为的基本原则
第13章 消费与储蓄
13.1 消费与储蓄的生命周期-恒常收入理论
13.2 不确定情况下的消费:现代分析法
13.3 消费行为的深层方面
第14章 投资支出
14.1 固定投资:新古典分析法
14.2 住宅投资
14.3 库存投资
14.4 世界各地的投资
第15章 货币需求
15.1 货币存量的构成
15.2 货币的职能
15.3 货币需求:理论
15.4 经验证据
15.5 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与数量理论
第16章 联邦储备、货币与信用
16.1 货币存量的确定:货币乘数
16.2 控制货币的工具
16.3 货币乘数与银行贷款
16.4 对货币存量与利率的控制
16.5 货币存量目标与利率目标
16.6 货币、信用与利率
16.7 哪些目标适合于美联储?
第17章 金融市场
17.1 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
17.2 股票价格的随机漫步
17.3 汇率与利率
第18章 稳定政策:前景与问题
18.1 大萧条:事实
18.2 大萧条:问题与构想
18.3 新经济学
18.4 政策效应的时滞
18.5 预期与反应
18.6 不确定性与经济政策
18.7 积极的政策
18.8 动态不一致性与规则和相机抉择
第5篇 通货膨胀、预算赤字与国际调整
第19章 货币、赤字与通货膨胀:证据与政策问题
19.1 利率与通货膨胀:费雪方程式
19.2 经验证据
19.3 降低通货膨胀可供选择的战略
19.4 赤字、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税
19.5 恶性通货膨胀
第20章 预算赤字与公共债务
20.1 联邦政府财政:事实与问题
20.2 债务负担
20.3 巴罗-李嘉图问题
20.4 社会保障制
第21章 国际调整与相互依存
21.1 固定汇率制下的调整
21.2 汇率变动与贸易调整:经验问题
21.3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
21.4 可交汇率、货币与价格
21.5 利率差异与汇率预期
作者简介:
鲁迪·多恩布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与国际管理学福特教授。他在瑞士的大学就读本科,后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芝加哥大学、罗彻斯特大学任教。1975年以后一直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他的基础研究是国际经济学,主攻其中的宏观经济学部分。他特别关心对汇率行为、高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的研究,同时还关注对资本高度流动性给予发展中经济带来的问题与机遇的研究。他遍访欧洲与拉丁美洲并举行多次演讲,积极关心那里实施稳定政策发生的问题,并曾接受巴西和阿根廷的短期任命。他的著作包括《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以及与斯坦利·费希尔和里查德·施马伦西合著的《经济学》。由于他关心公共政策,经常在美国国会作证并参加国际会议。他常为报纸撰写讨论国内外现行政策问题的社论文章。
斯坦利·费希尔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所属经济学院休假期间,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副总裁。他是伦敦经济学院本科生,获麻省理工学院哲学博士学位。他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时,鲁边·多恩布什正是该校学生,两人开始长期的友谊与合作。1973年到现在,他一直是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师资队伍中的一员。在此期间休假时,担任耶路撒冷的希伯莱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教职。1988年到1990年,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1994年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他的研究兴趣主要在经济增长与发展,国际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特别是通货膨胀及其稳定措施,以及转型经济学等方面。
里查德·斯塔兹 经济学教授,现任华盛顿大学系主任。他是耶鲁大学本科生,获麻省理工学院哲学博士学位,并在斯坦利·费希尔和鲁边·多恩布什指导下学习。加入华盛顿大学之前,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学院任教。休假时执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斯坦福商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他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宏观经济学、经济计量学与种族经济学。在宏观经济学中,他的许多著作集中研究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经济学基础。他论种族的著作是与谢利·隆德帕格长期合作的一部分。除了经济著作以外,他还写了两本论个人电脑的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