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要
中国的实体经济受到了全球经济危机的的巨大冲击,但目前还没有出现太大问题。这
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之所以比其他国家来得要小,是因为中国不依赖国外资本支持经济增
长,银行业基本上未受国际金融动荡的波及,同时存在采取大规模财政和宏观经济刺激措
施的空间。然而,随着全球危机的加剧,中国的出口已受到重创,并正在对社会投资和市
场情绪产生影响,对制造业的影响尤其明显。
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下降,但仍将继续高于其他大部分国家。强有力的刺激政
策将会对国内需求、生产和就业起到支持作用,并有助于缓解经济的下滑。银行在前几年
的去杠杆化后,目前正在积极地扩张信贷。私人消费到目前为止仍表现较为活跃,应当能
够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由于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政府主导的投资正在加速增长。
然而,持续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将会抑制中国2009 和2010 年的增长速度,这种抑制作
用主要是来自出口的疲软和社会投资的减缓。世界银行最近大幅下调了对2009 年全球GDP
和全球进口的预测。据此,我们预计2009 年中国出口将继续萎缩。虽然政府主导的经济活
动将会支持经济的增长,但由于它在整体经济中所占份额有限,因此不能而且也不应该完
全抵消市场活动下行的压力。我们预计2009 年中国GDP 的增速为6.5%,大大低于其潜在
增长速度。过剩的产能有可能会导致今后几年社会投资的减弱、就业岗位增长和农村劳动
力转移的减缓、对价格的下行压力,以及出口产品转为内销以及进口替代的加强。
然而,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坚实,使得决策者可以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考虑政策对经济的
影响,而不是只局限于2009 年。 到目前为止,有关政策措施的重点是通过刺激投资来实现
经济增长的目标。应该将政策的重点从过于强调短期的GDP 增长目标转移到更多地关注结
构调整和改革上。事实上,稍低一点的增长速度并不致于损害中国经济或社会的稳定。如
果能通过建立社会保障机制(最好能同时加强对劳动者的培训)减轻经济下滑对就业和人
民生计的影响,出现这种损害的可能性则更低。
短期和中期经济政策目标之间是可以协同的。全球经济前景黯淡导致出口前景黯淡,
从而使提高内需和国内消费就显得格外重要,而这也是实现经济平衡增长这一中期目标的
关键。因此,最近实施的提振内需、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扩大政府在医疗、教育
和社保领域的责任和支出,是值得欢迎的,同时也存在采取进一步措施的空间。
需要进一步改革金融体系。金融体系的改革将有助于中国克服经济下滑的不利影响,
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