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转型:检视1979年以来的制度变迁
邓宏图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300071)
一、导论
在学术界,学者们构建了许多理论框架来解释中国的制度变迁过程。较早的研究往往把中国经济分成两块,其中一块叫存量经济,主要由传统的集体经济和国营经济构成;另一块则是非国有经济,如个体经济、民营经济和乡镇企业构成的增量经济。这种研究框架认为,中国并没有进行一揽子的快速私有化改革,而是从增量改革出发,逐步完成市场化进程[1]。樊纲还注意到经济改革会带来利益关系调整。由于利益关系存在,改革成本分为实施成本和(利益)摩擦成本两种形式,先增量改革后存量改革能比较容易地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从而实现“改革过程的帕累托改进”[2]。
第二种研究框架是杨瑞龙[3]和张维迎[4]分别提出来的。他们基于中央和地方分权的事实,认为分权将造成地区竞争并使地方政府和企业合谋,与中央政府博弈,从而使企业经营者获得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最终使政府从企业逐步退出,完成国有经济的民营化改造,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