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统计简介
Ⅰ.健全中国环境统计的迫切性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经济发展波动较大,但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很快。
1978-2003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增长9.4%。作为一个经济高速增长
的发展中大国,在过去的20 多年里,中国经济总量翻了两番以上。但是在这个过程中,
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重污染、低产出的传统发展模式,造成了大面积的资源不合
理开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巨大的人口和贫困压力,使自然资源遭到掠夺式的
开发,生态环境面临日益严重的破坏,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符合。
为此,中国政府把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1992 年,时任总理李鹏率中
国代表团参加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环境与发展大会。1994 年,中国政府制订
了《21 世纪议程》。目前,中国政府已加入的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和条约共40 多
项。主要有:《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防治荒
漠化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际干预公
海油污事故公约》、《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及其《1996 年议定书》、
《国际捕鲸管制公约》、《养护大西洋金枪鱼国际公约》、《核安全公约》、《南极条约》及
《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等。中国还继续
参与有关资源和环境的国际公约或多边条约的谈判活动,为保护全球环境和促进中国的
可持续发展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在“十五”规划和2010 年远景规划中,中国政府已经把可
持续发展确定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并且将资源与环境保护列为重要的篇章。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如人口就业问题突出;淡水、耕地及重要
矿产资源(如石油)等既相对不足,又存在不合理开发利用的现象;自然生态环境脆弱
和人为破坏现象并存,水土流失、荒漠化和海洋生态恶化加剧等等。为有效推进中国可
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满足国家宏观管理和决策的需要,全面反映中国环境的基本情况,
为政府制定宏观环境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适应中国加入WTO 融入国际经济
一体化的要求,加强环境统计工作,建立健全中国环境统计机构和环境统计指标体系,
已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中国政府综合决策机制的建立,提高中国实施可
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能力,满足国内外各界对环境统计的需求,适应中国建设全面小康
社会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