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原版】The Partnership: The Making of Goldman Sachs合伙企业:使高盛的
文件格式:Pdf
可复制性:可复制
TAG标签:
高盛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0-03-18 19:20
介绍
高盛的生存法则
高盛(Goldman Sachs)无疑是华尔街一个响当当的品牌。由德国裔犹太移民高曼(Marcus Goldman)1869年成立,在他的女婿盛克斯(SamuelSachs)1882年加入后,公司改用两人的姓氏Goldman和Sachs合起来命名。高盛历经139年,虽磨难重重,却巍然屹立。在当前的百年未遇的金融危机中,被称为「五朵金花」的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倒了三家,高盛却仍能安度危机,叫人称奇。
一位在高盛工作的朋友笑言,此次金融危机带给该公司最明显不过的变化,是加班人员工作晚餐的费用额度,从25美元降到了20美元。
高盛作为一家投资银行,横跨三个世纪,大的劫难至少有三次。一次是1929年股市大崩盘时,高盛的股价从每股329美元,跌到只有1.75美元;一次是1970年代大中央铁路(PennCentral)破产时,高盛因投资者遭受巨额损失被诉,同时被美国证券委员会调查;第三次则是眼下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
高盛为何能超越华尔街竞争者的局限,在历次遭到灭顶之灾时化险为夷?有人将它归功于政商一体,近水楼台。这话不能说是空穴来风,因为除前任财政部长鲁宾、现任财政部长保尔森、白宫幕僚长JoshBolten、世界银行行长佐力克都属「高盛帮」外,过去20年高盛花在美国国会的游说费用高达4300万美元,在美国政坛的影响力的确不可小觑。今年的美国总统大选,高盛员工捐给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的政治捐款达20万8000美元,是麦凯恩的第四号金主;捐给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的政治捐款更高达69万美元,是奥巴马的头号金主。
不过如果把高盛的成功仅归结为「走上层路线」、「跑部钱进」,就大错特错了。根据最新面世的著作「夥伴关系─高盛是怎样炼成的」(The Partnership: The Making of Goldman Sachs),概括起来,高盛的生存法则至少有五个:
第一,聘用那些出身贫寒却野心勃勃的劳工家庭子弟精英,高盛认为这样的人更能吃苦,也更有往上爬的欲望。笔者一位友人的孩子,父母为香港移民,本人也是小学后才到美国,上的也仅是州立大学,但他却在与众多长春藤名校毕业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高盛录用。究其原因,一是他出身普通,二是他只用三年就拿到两个学位,绝非一般人,最后就是他的思想比同龄人成熟很多。高盛早在1920年代就开始放手让家族之外的精英管理,而美林证券迈出这一步晚了70年,足见高盛任人唯才的远见。
第二,转身快,效率高。此次金融危机,根源在次贷风暴,外界都知道高盛避开次贷的巨额损失,是早就把次贷相关证券出手,躲过了这一劫。这一趋吉避凶的奇功,应归于高盛房贷部门结构性产品交易小组平时毫不起眼的40岁的史文森(MichaelSwenson)和35岁的伯恩堡姆(JoshBirn-baum)两名交易员,他们2006年就看出,美国房贷放款标准太宽松,高风险的房贷违约率势必激增,因此他们向公司高层力陈未来的风险,得到公司财务长的支持,公司于是立即大举放空次级房贷相关商品,故此后来在贝尔斯登、雷曼兄弟被次贷折腾得喘不过气来时,高盛还能趁人之危捞一把。
第三,高盛的团队合作在华尔街公司中是出了名的。1976年该公司在担任执行长的合夥人GusLevy突然辞世,又未事先选好继任者的情况下,确立「双接班制」,后来这一模式推广到许多部门,尽管这一决策机制存在反应不够迅速的弊病,却在高盛运作良好,避免了独断式的决策方式带来的重大损失。
第四,高盛无论200多位合夥人,还是普通雇员,都不只把公司当作打工赚钱的地方,他们有很强的归属感。绝大多数人都把薪水、奖金仍留在公司的投资帐户里,看中公司的长期利润,而不是捞一把就走。就像GusLevy所说的,「我们也贪婪,却是长期的贪婪,不是急功近利的贪婪。」
第五,从失败中学教训,从教训中提高。高盛历史上经历过几次毁灭性打击,1929年股市崩盘之外,1980年代因内线交易丑闻被调查,1990年代因英国出版商RobertMaxwell的丑闻而被牵扯以及1999至2001年的网络泡沫等,在该判刑的被判刑,该罚款的被罚款后,高盛都得到再造,实力也更壮大。例如该公司首创的「大宗交易」(blocktrading),就是在总结竞争对手的弱点和本公司的教训中发展出来的。带领该公司走出大萧条,驰聘华尔街数十年的SidneyWeinberg说,「失误可以原谅,但不诚实则不能原谅。」
就在近几个月美国金融股不断遭腰斩之际,股神巴菲特以50亿美元的巨额投资,给高盛的未来投下了有力信任票。高盛在告别独立投资银行的角色以后,未来将如何走出一条不放弃其资产管理的特长,不同于普通商业银行的新路,值得期待。
八年前夜读高盛公司传记Partnership时,目的仅是像着迷于《说谎者的扑克》一样,窥探这些投资大腕的工作、思考以及生活方式,并替换角色憧憬未来的我。当时一位同行讥笑说,“不学好”。
确实,金融行业有很多常规道德标准所唾弃的陋习,贪婪、软弱、欺瞒、自私、以貌取人、傲慢、粗暴、易怒、伪善、不择手段 … 好了,不说了,总之,你能想象的几乎所有不好的品行(除了愚蠢)都容易并且允许在这种氛围中被激发出来,因为这场游戏残酷又美丽,对手很野蛮,但也很真实,你不得不同样甚至更加野蛮来获得生长。
不过,这时想想,有些“恶行”确实需要,比如自私,这要看你如何定义。整个游戏其实并不像你想象的复杂,你所要具备的只是知识和信息优势,而这些优势,尤其是知识,很多情况下都是一层窗纸,如果有人点拨一下,很容易破解。正是因此,金融行业的人对其掌握的那些知识都捂得很严实,不会留丝毫线索给外人启发。事实上,即便你进入一家做投资的金融机构工作,尤其是大行,即便是同事之间,也不会在技能上给你任何帮助,更别想培训。
像高盛那帮在香港和内地的人马就有一个行为特征,如果你在一次联合公司拜访或投资会议上碰到他们并把你的研究作品与其沟通时,多数是拽拽地看一眼说,“还不错”,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她/他已经发现了其中的问题,这点确实厉害,但他们更希望你继续错误,而不是在照顾情面。当时如果换我,也会这样。
即便到今天,碰到那些与我无关的投资讨论场合时,我更原意听而不是说,乐于看到一些人错误的逻辑和言论,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并保持微笑。在电视和网络上看到那些被投资大众追捧但其实是让人变愚蠢的“媒体分析师”时,更加开心,市场需要这些人的存在,而且最好大量存在,没有他们,我的客户怎么能够长期轻松打败市场获得额外回报。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29472&page=1&fromuid=1672889 |
下载地址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