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在动荡年代
当前的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与70 年代初期的本质相似性在
于,以美国经济为中心的世界经济共生模式面临着美国信用的危机,而这种
危机在次贷危机,全球通胀的推动下极有可能进一步压缩美国货币政策的调
控空间,而由此显现出的国际金融动荡的趋势可能被美国经济减速的进程所
左右,这一点将是2008 年决定全球资本市场走势的根源。
2008 年资本市场系于美国
整个日本1970 年代大牛市的兴起和发展都体现出了国际化日益加深的
特点,这个特征在当前的中国市场相当突出,我们考察日本1973 年牛市见顶
的原因,流动性过剩所引发的蓝筹泡沫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管理层打压政策,
是市场调整的内在基础。但是,真正引发市场调整的,当是美国经济问题及
其引起的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从升值与通胀的关系中演绎2008 中国经济
通货膨胀和本币升值关系的演绎,决定了2008 年中国经济高位平衡的打
破方式。在现阶段通货膨胀与本币升值共生的关系中,当由美元贬值引起的
原材料价格波动进一步推升PPI 时,经济拐点机制可能启动。而与此同时,
央行调控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主要体现在转折点来临时的累积效应。
价格滞后于需求下的阶段性产业演绎路径
2008 年由于成本推动因素仍是利润增速变动的关键点,PPI 的全面上升
有望在一定阶段之内推生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长速度,但随后内外部需求减缓
将根本决定利润的减速程度,从投资入产出表推导经济拐点机制的行业选择,
上游采掘业由于敏感于价格而仍旧将维持增长;中游投资品行业则将存在大
幅波动的可能,但钢铁的利润可能仍受到平滑;下游的消费品则可能受益于短
暂的滞后消费繁荣。
阶段性繁荣衍生的投资逻辑
2008 年阶段性繁荣下的四点投资逻辑:消费升级角度,看好显著受益于
消费结构升级的行业也即消费服务业;直接受益本币升值角度,看好受益本币
升值带来汇差收入的航空业;产业链角度,看好位于产业链最上游的资源类
企业主要涵盖石油和煤炭;市场预期趋同性角度,看好金融和房地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