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8年国内石油石化业大重组以来,中国炼油工业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东风,迅速崛起。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我国炼油工业受到冲击。可喜的是,得益于政府及时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一揽子扩内需、促增长计划,2009年我国炼油工业逆势上扬,在全球炼油业中率先走出低谷,实现复苏。中国炼油工业已逐渐成为世界炼油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态势呈现以下鲜明特点。
截至2009年底,我国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从2000年的2.76亿吨、2005年的3.245亿吨,猛增到4.77亿吨,稳居世界第二。在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我国炼油能力增加了72.8%,年均增长率达6.3%,成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炼油能力增长量最大、增速最快的十年。
一、从企业构成来看,两大集团在国内居主导地位
自1998年重组以来,由于实现了上下游一体化和产供销一体化,中国炼油企业和炼厂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在国际炼油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作为中国最大的炼油企业,中国石化已成为仅次于埃克森美孚和壳牌的世界第三大炼油商,而作为中国第二大炼油企业的中国石油,也已发展成为世界第八大炼油商。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所辖炼油厂的数量虽然仅占全国的27.2%,但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占全国的76.8%,在国内市场居主导地位。
中国石化十年来的炼油能力增长迅速。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由2000年的1.43亿吨增至2005年的1.635亿吨,2009年更是达到2.235亿吨,占全国产能的46.9%。炼厂平均规模也从432万吨/年攀升至570万吨/年。截至2009年底,该公司1000万吨/年以上的炼厂有11家,其中镇海炼化的炼油规模超过2000万吨/年。
中国石油十年来的炼油能力也有较快增长。2000~2009年,中国石油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由2000年的1.19亿吨增至2005年的1.194亿吨,2009年达到1.425亿吨,占全国产能的29.9%。炼厂平均规模从352万吨/年增至540万吨/年。截至2009年底,该公司规模达1000万吨/年以上的炼厂有5家,其中大连石化的炼油规模超过2000万吨/年。
2009年5月,中国海油兴建的1200万吨/年惠州炼厂投产,标志着中国海油正式大规模进军炼油业。中国海油的炼油能力增长迅速,从2005年的750万吨攀升至2009年的1950万吨,占全国产能的4.1%。
从地方炼厂的情况看,截至2008年底,包括原为中国石油托管企业、2005年9月独立出来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2008年底其合计能力为1400万吨)在内,全国地方炼油企业(简称地炼)总炼油能力达8805万吨/年。这些地炼除延长外,主要分布在山东(37家)、辽宁(15家)、广东(14家)。主要产品包括汽油、柴油、润滑油、溶剂油、燃料油、沥青、乙烯、丙烯、芳烃、液化石油气、MTBE等。2009年除延长外,前十大地炼的一次加工能力达到3870万吨,占全国地炼总能力的42.7%,但排在十大地炼之后的大部分炼厂的实际加工能力都不足100万吨/年。从实力看,山东地炼居全国地炼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入,外资公司在华炼油业务也取得重大进展。继道达尔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参股建成大连西太之后,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参建的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已于2009年正式投运,外资在中国的权益炼油能力达1050万吨/年,占我国炼油总能力的2.2%。此外,中俄天津东方石化炼油项目、委内瑞拉与中国石油合资广东揭阳炼油项目、卡塔尔与中国石油炼化合资项目、科威特与中国石化广东湛江东海岛炼油项目等中外合资炼油项目也都在推进。中国炼油工业呈现以两大集团为主导的多元化市场竞争格局。
二、从地区构成看,主要集中在华东、东北、华南三大地区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我国炼油布局继续遵循靠近资源地、靠近市场、靠近沿海沿江建设的原则,形成以东部为主、中西部为辅的梯次分布。原油加工能力主要集中在华东、东北、华南地区,这三大地区分别约占全国炼油能力的32%、21%、15%。辽宁是全国炼油能力最大的省份,原油加工能力达7600万吨/年,其次为山东和广东。
受国内石油资源分布和1998年国内石油石化大重组方案的局限,中国石油的炼厂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但这些区域不是成品油的主要消费区。2008年中国石油从东北、西北炼厂调运至东南沿海及西南地区的成品油占其总产量的50%以上。中国石化炼厂则主要分布在油品消费高度集中的华东和中南地区,所产的成品油基本可在其传统销售区域消化。地炼则主要分布在山东及陕西地区,成品油资源除部分交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销售外,其余自行销售。我国成品油目前总体的主要流向大致呈“北油南运”、“西油东调”的格局。
目前我国已形成17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国内炼油能力1000万吨/年以上的炼油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接近全国总加工能力的一半。在这17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中,大连石化和镇海炼化两家炼油企业炼能达到2000万吨/年。另有一批千万吨级炼油基地正在加紧建设或筹划。
按照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炼油中长期规划,到2010年,我国将形成约20个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其合计加工能力占全国总能力的65%,企业平均规模达到570万吨/年,整体水平将有较大提升。根据新近出台的国家石化振兴规划,未来新出炉的中国十大炼油基地将是:规模超过年3000万吨的大型炼油基地——宁波、上海、南京、大连,规模超过2000万吨/年的大型炼油基地——茂名、广州、惠州、泉州、天津、曹妃甸。
近年来,我国炼厂规模不断扩大,除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已分别成为世界第三和第八大炼油公司外,其旗下的一些炼厂规模也已跻身世界级规模之列。2007年底中国石化镇海炼化以2000万吨/年的炼油能力,2008年中国石油大连石化改扩建后炼油能力达到2050万吨/年,先后跻身能力超2000万吨/年世界级炼厂行列。2008年,中国石化茂名石化开始改扩建,其炼油能力将由1350万吨/年扩大至2550万吨/年,也将进入世界最大炼厂行列。
中国炼油行业正坚定地走在装置大型化、炼化一体化、集约化发展的道路上。分布在大江南北的约20个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不仅将使我国原油加工能力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大幅提高,而且还将不断提升我国炼油业的国际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