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经济论坛下载系统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广东 浙江 江苏 江西 福建 海南 安徽 湖北 河北 河南 山东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四川 陕西 甘肃 青海 贵州 云南 湖南 广西 内蒙古 宁夏 新疆 新疆建设兵团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返回首页

免费,佛山统计年鉴2008(Excel版)

文件格式:Word 可复制性:可复制 TAG标签: 佛山年鉴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0-05-23 14:37
介绍

【概况】 佛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西接肇庆,南连珠海,北通清远,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四季常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22.1℃,年降雨量1600~2000毫米。全市总面积3813.64平方公里。佛山是著名的侨乡,祖籍佛山的华侨及港澳同胞有130多万人,其中港澳同胞60多万人。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1月21日批准成立佛山市(指佛山城区),归珠江专区和粤中专区领导;1958年成立佛山专区,辖佛山、江门、石岐3市和中山等13县;1970年,佛山专区更名为佛山地区,辖14县(市);1983年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辖城区、石湾区、代管顺德、南海、三水和高明市(县级)。2002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调整行政区划,实行市辖区的新体制,辖禅城、顺德、南海、三水、高明5区。
  佛山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早在秦汉年间,已是颇具规模的农渔业民聚居的村落。据史料记载,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在城区的塔坡岗上挖出三尊佛像,立石榜曰“佛山”,佛山城因此而得名。唐宋时期,佛山就已成为中国南方的商贸重镇,明清时更鼎盛一时,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为“四大聚”;又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镇”。
  佛山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石器和贝丘遗址有20多处;还有较大规模的古汉墓群、唐宋古窑址和清代古民宅庄院。佛山祖庙、南风古灶、东华里和康有为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佛山祖庙有“东方民间艺术之宫”的美称。佛山梁园、顺德清晖园被列入广东省四大名园之中。黄飞鸿纪念馆、南海西樵山、南国桃园、中央电视台南海影视城,高明灵龟塔、文昌塔以及三水芦苞祖庙、森林公园度假区等都是观光旅游的好去处。陶塑、砖雕、剪纸、秋色等传统艺术以及武术、龙舟、舞狮等动态旅游项目可让游客领略到独特的珠三角文化和水乡风情。
  佛山投资环境优越,城乡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水陆空立体交通四通八达,通讯信息网络完善高效。广珠、广湛、广肇公路和广佛、佛开、广三高速公路贯穿市境;广湛铁路通过佛山与全国铁路网联接。有对外口岸17个,其中一类口岸4个(顺德港、南海港、高明港和佛山火车站),集装箱码头11个。信息化建设更是走在全国的前列,被广东省确定为信息化建设试点城市,全市已初步建成了高速率、宽带化、大容量、交互式信息网络体系;政府管理、企业经营和社会服务领域已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了60%。先后被评为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前10名、投资硬件环境40优和全国率先达到小康水平的36个城市之一。

  【实施行政区划调整】 2002年,省委、省政府做出了把佛山市建设成广东省第三大城市的战略部署。12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调整佛山市行政区域,12月17日,广东省政府转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广东省调整佛山市行政区划的批复》,其内容为:一、同意撤销佛山市城区和石湾区,设立佛山市禅城区。以原佛山市城区、石湾区和原南海市南庄镇的行政区域为禅城区的行政区域。二、同意撤销县级南海市,设立佛山市南海区。以原县级南海市的行政区域(不含南庄镇)为南海区的行政区域。三、同意撤销县级顺德市,设立佛山市顺德区。以原县级顺德市的行政区域为顺德区的行政区域。四、同意撤销县级三水市,设立佛山市三水区。以原县级三水市的行政区域为三水区的行政区域。五、同意撤销县级高明市,设立佛山市高明区。以原县级高明市的行政区域为高明区的行政区域。按照国务院、省政府的批复精神,佛山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的准备工作,拟于2003年初同时在五区正式挂牌运作。

  【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 2002年,佛山市开展了第二轮行政审批改革,减少审批核准事项190项,减幅达39.3%。为适应“入世”要求,对已发布的政策措施进行了全面清理,共清理政策措施8747项。其中,废止1330项,宣布失效580项,重新公布19项,统一公布37项,已修改83项,待修改249项,保留6449项。同时,为适应行政区划调整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建立务实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佛山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向区政府下放行政管理权的工作方案》,按照该方案,市政府主要负责全市规划的统筹协调以及重大基础建设项目的审定,其他行政管理权限都下放到区政府。至年底,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及省属有关部门向市辖区下放行政管理事项2批共计269项。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2002年,佛山市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41.8%,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上年的6.4∶53.0∶40.6转化为6.2∶53.1∶40.7。农业在结构调整中有效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传统农业向城郊型农业和都市农业转变的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全市农业总产值143.48亿元,比上年增长6.8%。工业在结构调整中得到提升。家用电器、光机电、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陶瓷及其他建材、纺织服装、金属材料加工与制品、塑料制品、化工及医药、食品饮料、家居用品制造等优势行业迅速壮大;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工业集约化、簇群化发展的良好势头;全社会工业总产值2703.88亿元,增长15.9%。第三产业发展层次提高。传统行业开拓出新的发展领域和空间;旅游、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新兴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475.44亿元,增长11.2%。

  【农村改革继续推进】 一是指导各地完善提高农村股份合作制,推广固化股权、农民带资入股、社区内部股权流转等做法。二是抓好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全市农村约有75%的人口参加了合作医疗保险。三是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重点做好耕地核查、常年产量核定的各项工作,并将核定结果张榜公布,农民确认,据此核定面积,下达纳税任务,力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同时抓紧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加强监督管理,防止以其他名义恢复对提留统筹款费的收取,或借“一事一议”随意加重农民负担。税费改革后,全市农民直接负担总体减轻20%以上。四是继续抓好农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在清理农村中小学收费、农村基层和农民订阅报刊收费、农村建房收费以及农村用电收费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实,减负效果较为明显。五是加大帮扶力度,促进平衡发展。加大了对集体经济年纯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的帮扶力度。继续落实帮扶工作领导责任制,形成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此外,还积极做好农村经营管理的指导工作,努力加快农村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推进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和提高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提高了农村经营管理水平。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 2002年,全市新建改建公路54.41公里,至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3974.6公里,公路密度104.22公里/百平方公里;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的起点站魁奇路试验段工程正式拉开建设序幕;“四纵九横两环”的全市干线公路网规划方案出台。全年完成各类水利工程237宗,完成土方652万立方米,石方32.12万立方米,混凝土9.35万方立方米;在堤防达标建设、实施省人大议案提出的小水库达标、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等方面都取得良好成绩。电网建设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各区实现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的目标,农村住宅到户电价控制在0.75元/千瓦时以内,全市总供电量达20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72%。电话通信网、计算机数据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基础网络覆盖全市城乡;全市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05万户,比上年增长29.8%,固定电话用户150万户,增长10.3%,移动电话及固定电话普及率分别为55部/百人和90部/百人;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主的增值用户达52万户,信息网络普及率为12%;佛山市党政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等已建成并逐步发挥作用。
  全市城市环境保护投资指数2.37%,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69.67%,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为99.39%,工业废水排放率为83.68%,汽车尾气达标率为82.81%。

  【外经贸呈现新气象】 2002年,佛山市外贸业务保持稳健、快速增长。全市进出口总值12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出口总值78.88亿美元,增长24.1%;进口总值50.82亿美元,增长7.8%。全市签订各类利用外资合同2660项,合同利用外资8亿美元(按国家最新统计口径,下同),增长61.1%;实际使用外资10.02亿美元,增长57.2%。进出口货运量1004万吨,增长25%。

  【市场建设全面提升】 至2002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商品市场400多个,市场销售活跃。2002年中国(西樵)国际纺织博览会,成交23亿元;西樵轻纺城经省政府批准,已进入省重点扶持的20家流通龙头企业和批发市场的行列。“中国陶瓷城”和“华夏陶瓷城”建成投入使用,并于10月举办了首届“中国佛山陶瓷博览会”,成交额达150.6亿元。佛山国际汽车城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展示面积6万平方米(其中第一期2万平方米),可实现汽车销售、上牌、保险、按揭、保养、改装、美容、维修等一条龙服务。乐从国际家具博览中心是世界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家具展馆,总建筑面积18.3万平方米;乐从家具商场云集海内外3000余家家具经销商,家具精品2万多种,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家具集散市场。顺联国际机械城占地15万多平方米,各项建设与招商工作已在进行。占地20公顷的佛山市城北综合批发市场、环市镇的南桂西童服市场和印花城也已建成并全面投入使用。

  【拓展旅游有新举措】 2002年,佛山宾馆投入1.5亿元进行硬件改造,积极申报五星;佛山祖庙叶问堂于11月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石湾区投入巨资建设中国陶瓷城、黎涌生态自然村,扩大南风古灶等景区,改造石湾公园为佛山陶塑主题公园,同时推出美术陶瓷厂、东鹏陶瓷厂等工业旅游点;南海斥巨资建造华厦陶瓷城,整合了盐步内衣城、兴达IT城等工业旅游示范点;顺德拨款建设美食城和烹饪培训基地;三水吸引民资开发芦苞天凤侣温泉度假村,建成了侨鑫生态农业园。高明区利用民营经济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形成了霭雯教育农庄、盈香生态农庄等一批新的特色旅游景点。南海影视城、三水森林公园、三水荷花世界等景区(点)按照4A景区(点)的标准进行改造。同时,积极参加国家旅游局、省旅游局和兄弟市的旅交会,并运用组团到外地宣传、联合社会力量开展促销、与外市旅游部门建立宣传资料互派制度以及发动国内外新闻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推介佛山旅游。还推出了自驾车桂林游、中缅边境游、农业生态游、广州中变游等特色旅游产品。组织开展主题活动。三水森林公园的春节文化SHOW、南海西樵山的国庆“民间艺术节”、佛山祖庙的“五•一”民俗大巡游等,对营造社会热点,引导市民消费,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全年旅游总收入达7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创外汇收入2.11亿美元,增长15.1%;接待过夜游客总人数507.54万人次,增长3.4%。

  【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全面进步】 2002年,共有106个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划。其中,火炬计划9项,星火计划7项,科技攻关20项(国家级3项),新产品计划57项(国家级4项),省重大招标项目4项,省成果推广计划6项,省农业攻关项目3项。全年高新技术产值570亿元,比上年增加30%;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75亿元,约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28%。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全市专利申请量6897件,比上年增长25.6%,居全省第二位;授权量4892件,增长21.6%,居全省第一位。
  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毕业生升学率达92.9%。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全市高考9624人上省线,比上年增加1400人,有1人获总分状元,2人获单科状元;高中毕业生升学率80.3%。在连续几年中等技术教育招生出现滑坡的情况下,2002年开始回升。全市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共招收学生13944人,比上年增加456人;稳步发展高等教育。适龄青年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比例达35.2%。

  【群众“四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一是建立医疗救助制度,让困难群众医疗得到保障。2002年,佛山市各地在全面完善城镇特困人员基本医疗救助制度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并实施了农村基本医疗救助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其中,为享受低保救济的城镇特困人群中非在职、离退休、下岗、失业人员的其他家庭成员共2919户5259人支出基本医疗救助金226.48万元;把具有当地常住户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尚未纳入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或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无力支付医疗费用,需要特别救助的农村贫困人口10482人纳入基本医疗救助范围,共落实医疗救助金345.6万元。通过“献爱心捐善款元宵万人行”活动筹集资金,建立起“佛山市区社会救助制度”。
  自2001年7月1日至2002年底,共向4373人发放医疗照顾证,全年支出救助金105万元。其中,向153名特殊病种救助对象发放医疗救助金84万元,各医疗机构共为19144人次减免医疗费21万元。二是实施教育救助制度,让困难子女上学得到保障。2002年,全市教育部门共为低保对象子女4047人减免学杂费及发放助学金314万元。三是落实住户救助制度,让困难群众安居得到保障。2002年,佛山市放宽了低租金小区的入住条件,仅惠民小区就新安排44户困难居民入住,同时完成上百户申请入住对象的调查工作。四是实施法律救助制度,让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全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全年为困难群众(含低保对象)提供了民事诉讼代理和非诉讼法律服务,承办各类法律援助892宗,维护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保障了社会的稳定。(苏明实 张雅新 张代军)

下载地址
顶一下
(5)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