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18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7300099777/9787300099774
·条形码:978730009977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
内容简介
在《我们真的理解金融危机吗?》中你可以了解到:危机的缘起:为什么人人有房住的美国梦难圆?危机的根源:是人性的贪婪?是金本位的缺失?抑或还是……危机的蔓延:一国的金融困境为何会演变为全球性灾难,造成全球性恐慌?危机的“机”:在萧条时期,免费的午餐有吗?能给你带来财富的闲置资源有吗?如何化“危”为“机”?危机的治理:在全球性灾难面前如何自救又救人?
--------------------------------------------------------------------------------
作者简介
黄卫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业安,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启清,中央党校经济学部,金融学博士
梁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
李泽广,南开大学金融系,金融学博士
程 实,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宏观经济分析师
卢周来,国防大学教授。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特约研究员
冯维江,中国社科院亚太所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陈宇峰,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张 明,中国社科院世经所助理研究员,金融学博士
傅勇,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行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陈雨露,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编辑推荐
危机,你感受多深?你理解多少?危机,是危?还是机?我们应该如何直面危机?
《我们真的理解金融危机吗?》由12位著名经济学家和金融专家帮助你全面解读这次“金融海啸”,剖析它给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
--------------------------------------------------------------------------------
目录
一场避免不了的危机
我们真的理解金融危机吗?
次贷危机:金融体系中的黑洞
全面衰退的经济长周期才刚刚开始
这个冬天有点冷:金融海啸之忧思
政府救助和强势美元是靠不住的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的中国宏观政策评说
次贷危机及其终结:我们应该站在哪里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改革的影响
金融海啸袭来,中国经济能否逆风飞扬
如何才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政策选择
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的“危”与“机”
……
[看更多目录]
--------------------------------------------------------------------------------
文摘
但是,一旦流动性枯竭,这些名义货币政策工具将丧失其大部分的功效。如果没有人愿意贷款,降低资金的成本对资金短缺者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向银行注人流动性也是这样,即便银行有大量资金,但如果惮于信贷风险而仅仅是将大把大把的钱放在银行的地下室也于事无补。“你可以把牛拉到水边,但是无法强迫它饮水。”这几乎是所有货币政策的共同难题,央行出手化解流动性危机也是一样。
美利坚合众国在其崛起的初期,长期将孤立主义奉为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最佳姿态。在被称为美国世纪的20世纪中,美国已将自己的影响力延伸到世界的每个缝隙。其结果是,美国打喷嚏,世界就会感冒。而当21世纪到来时,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世界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时代过去了,新兴国家自身已经培育起了相当的免疫力。许多观察家急切地将新世纪以新兴国家冠名。诸如“中国的世纪”、“印度的世纪”的说法不胫而走,另一种更为谨慎的预言是将未来近百年时间称之为“金砖四国的世纪”。金砖四国是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四个发展中大国英文首字母缩写即BRIC的中文直译。
那么,美国出现乱子,世界经济尤其是新兴国家是否不再步履蹒跚了呢?这次美国次级债券危机提供了一个检验新兴国家经济对美国依赖程度的最新机会。当前的次贷危机带有明显的“美国制造(Made in U.S.A)”的标志。时至今日,次贷危机已逐步演变成一场在全球蔓延的金融危机。
解决发达国家流动性困难的根本性挑战还在于,西方央行巨头们现已不是全球流动性的主要提供者。这一背景很少被人提及。流动性过剩是近年来金融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信贷市场的泡沫急剧扩张,各种资产价格也在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纵容下大幅上涨,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巨大的流动性注入了金融市场。很多经济学家将流动性过剩归咎于格林斯潘执掌美联储期间,将利率维持得过低,时间也过长。格林斯潘已在美国国会承认错误。在2000-2001年网络经济泡沫崩溃之后,美联储在2003年一次性将基准利率降为1%。欧洲和日本央行也将利率降到极低水平,使得整个发达国家的平均利率水平处于历史低点。
许多投资银行和国际组织的经济学家们仍然错误地认为,全球货币供应状况由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左右。然而,事实是,2006年世界广义的货币供应量中的四分之三是由新型国家提供的。有研究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较前一年上升了20%,俄罗斯的货币供应增长甚至达到了51%,而印度为24 9/6。实际上,新兴国家的广义货币供应在2006年平均增加了…… |